图为生产科技员正在做大豆品种发芽实验 赵晶晶 摄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5日电 题:呼伦贝尔1177万亩“金豆子”播撒田间 “科技”插手保质促产作者 张玮 张东阳小满未满,万物可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已在播种大豆最好的时节撒下丰收的希望。
近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呼伦贝尔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177万亩,油菜播种面积252万亩大型农机穿梭于格尼河农牧场,施肥、播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粒粒“金豆子”播撒田间呼伦贝尔农垦格尼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农机服务中心主任顾建飞介绍,为推进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今年春播的所有车辆均采用北斗导航系统,驾驶员只要在触摸屏上按下自动驾驶的按键,机车就会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行驶,实时显示车辆时速、开沟长度等信息。
“可实现直线播种,且每公里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一,有效避免重播、漏播”
图为春播车辆采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直线播种 董世民 摄数据显示,格尼河农牧场今年播种大豆3.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4万亩,组织调度农机具61台(套),农机服务人员58人,计划实现大豆平均亩产260斤以上。
格尼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振宇告诉记者:“大豆、玉米轮作倒茬的稳产高产种植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大豆产能,良种是关键格尼河农牧场的统种地里,农业科技人员一直在田间地头忙着:及时掌握春耕用种的发芽率、芽势等一手数据,确保春播用种达到优质质量标准。
而在大兴安岭甘河农场的实验室里,大豆种子被均匀地“播种”在湿润的沙床上,开始接受“考验”技术人员按批次对大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在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同时,准确记录每个品种的发芽率、净度、水分和纯度。
图为农业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忙着采集春播用种一手数据 张鹏 摄大兴安岭甘河农场生产科技员王伟向记者详细介绍:“今年我们做的是‘黑科60’和‘农垦3092’两个大豆品种的发芽实验,通过出苗率的对比和用苗期展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农牧场大豆种植选择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呼伦贝尔逐步形成集良种良田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绿色优质高效技术模式,通过无人机补肥防病灭虫、微肥叶喷促早熟、防灾减灾技术和气象信息综合运用等科技措施,促进大豆产能、产量、品质的全面提升大兴安岭甘河农牧场生产科副科长隋绍伟称,今年甘河农牧场大豆种植面积为22万亩。
“我们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效益,打造农垦大豆生产基地,保障国家粮油安全”2023年,呼伦贝尔在主要粮油生产旗(市、区)推进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田、水、路、林、电、土壤改良等综合措施;同时,扩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和黑土地保护利用面积,有序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推进耕地轮作制度常态化,保证农作物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确保粮油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提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