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兵。
1927年,战火纷飞的年代,董殿臣出生在山东一个八口之家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1946年入伍后,他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等,出生入死、英勇杀敌,曾荣立过两次三等功日前,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地直街中心委组,中国吉林网见到了年逾九旬的董殿臣。
他和记者打招呼,神情温和,底气十足忆起峥嵘岁月,他抬头向窗外望了一会儿,开始慢慢地讲述 战场上,谁害怕谁就输了“那一战,打得壮烈”董殿臣神情凝重董殿臣1946年入伍后跟着老兵参加了一段时间训练,就被分到了在东海军分区独立团。
1948年,在东独立团部队被改编到32军15师284团,董殿臣担任炮兵排长,跟着部队参加青岛和威海战役
“战争是如此惨烈,我们都有视死如归、不畏艰险的精神,在枪林弹雨中谁也没有退缩,当时战友们在前面冲锋陷阵,没有一个人怕死,我们炮兵负责在后面为他们打援,向敌人阵地不断地发射炮弹”战事持续白热化,董殿臣下令暂时隐蔽,孤身留在战壕外观测指挥,班长刚到身前要汇报的时候,突然一枚敌军的炮弹落在他身边,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一股冲击波将他震晕过去了,醒来时发现,一发炮弹碎片划伤了身体,整个腿部鲜血淋漓。
“瞄准那个方向!开火!不能让前线战友失去支援!”董殿臣在医护人员的简单包扎下,一刻也没有松懈,起身指挥,发出攻击指令“轰隆!轰隆!”敌军不断地发动反击董殿臣和战友们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地阻击敌人,没有食物就用野菜充饥,喝带着泥汤的水,战斗中董殿臣多次负伤,刚下战场就一直昏迷不醒。
幸运的是,在部队的医务室抢救了几天之后,董殿臣慢慢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简陋,只能做简单的手术,董殿臣的体内至今仍有未取出的弹片有人曾问过董殿臣在战场上是否会害怕,“人没有不怕死的,但枪声响起时,就没有时间害怕了。
”董殿臣语气笃定,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只想着怎么胜利,谁害怕谁就输了” 我的战友,才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董殿臣所在部队改编给坦克三师六炮营,他随部队来到炮团休整一个月后参加战斗“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我们只穿单薄的衣服和鞋,吃不饱穿不暖。
”董殿臣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城战役,这是部队打的最后一场仗,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攻坚战
“敌军为了攻占阵地,日夜出动飞机,狂轰滥炸,我们只能不断躲避反击,当时许多战友被飞机投掷的炸弹炸伤”董殿臣本来身体就有旧伤,在敌军飞机不断的轰炸中再次受伤,被医护人员抬下战场金城战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志愿军对坚固设防之敌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不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上,而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就是我的三等功喜报”董殿臣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指着墙上的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他说,“家里人别提有多自豪了!”照片里,年轻的董殿臣身着军装,英姿飒爽,开怀地笑着董殿臣的目光从照片上离开,他回到椅子上坐下,眉目低垂了一会儿后抬起头说:“几场战役下来我能存活下来,都是战友在前面为我挡了子弹,我才没有倒下,最终等来胜利,分享胜利。
”
“我是1946年4月1日入党的,可以说,我是在党的怀抱里长大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董殿臣,党的恩情我永远报答不完啊”采访结束后,董殿臣跟中国吉林网说了他心中的小愿望,“我看到了我们党的一百周年大庆,现在我年龄大了,建国百年恐怕要缺席了,但我还有一个期盼,那就是我可以看到我们建军百年的盛况!”。
岁月催人,董殿臣的动作有些迟缓他穿上军衣,系好扣子,戴上军帽,把胸前十几枚功勋章一一摆正,朝着中国吉林网的镜头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刻,董殿臣表情严肃,眼神坚毅,一如当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张秋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