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北京的优势资源,截至2022年底,我市共有备案博物馆215家,年均接待观众量超过5000万人次,博物馆日益成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重要文化场所和外地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除这些备案博物馆外,北京还存在大量具有或具有部分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功能的场馆,2021年5月,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将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北京也将推动这类场馆对社会有序开放。
今年3月起,六家类博物馆相继公布,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首都晚间报道推出类博物馆之旅特别报道,今天,让我们走进京报馆旧址重播播放00:00/00:00直播00:00进入全屏5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京报馆旧址是邵飘萍1925年后在北京的住所,于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京报馆旧址完成文物腾退工作,三年后的2021年6月1日,曾经杂居着30余户人的大杂院,终于对公众开放作为北京唯一保留的民国时期报馆旧址,京报馆旧址以“一报一馆一人”为核心资源,讲述邵飘萍的办报历程和新闻救国史,展现中国共产党红色报业的发展历史。
红色是《京报》最鲜明的底色,这里也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来到红色旧址,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感受精神洗礼北京印刷学院“大思政课”教学团队日前就带领青年学生走进百年前的《京报》编辑部,开展了沉浸式教学,参观了“京报与京报馆”“百年红色报刊”“邵飘萍生平事迹”展览,不仅使同学们接受了一次邵飘萍先生“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新闻职业精神的洗礼,更增强了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自觉。
珍贵的红色资源,不但要加以精心保护,更需要创新开展活化利用。在京报馆,观众们可以沉浸式体验邵飘萍时代的新闻采访活动,由“看客”化身为“参与者”感悟民国时期爱国新闻人的初心与使命。
这里还设置了和邵飘萍烈士、记者行业、报纸发展和展览有着紧密联系的体验项目。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转变,从大杂院到文保单位,再到北京市类博物馆的升级,京报馆旧址的蜕变,也全面阐释了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核心理念。
资料来源: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