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申城满目绿意盎然,江风拂面微感丝丝清凉行驶在宽阔的高架路上、穿梭过蜿蜒的立交桥,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城市繁华一览无余,上海特色石库门、近代西式建筑、现代摩天大楼尽收眼底我们从浦西跨过黄浦江来到东海之滨的川沙古镇,走进浦东新区新川路218号的江南名宅“内史第”,这里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社会活动家和中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的故居。
(一)“内史第”原名“沈家大院”,是清代金石学家、书画收藏鉴赏家沈树镛的祖宅,建于清道光年间,因沈树镛曾任“内阁中书”一职,故得名“内史第”,这里曾藏有丰富的汉碑、六朝造像、碑帖拓本、古籍名著黄家与沈家是世亲,黄炎培的祖母、外祖母分别是沈树镛的同胞姊妹,沈树镛的儿子沈毓庆又是黄炎培的姑父,从黄炎培祖母到黄炎培的子侄辈,黄家四代人客居沈家。
1878年10月1日,黄炎培出生在“内史第”第三进二楼东厢房南首的房间,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乃至成人成家,这里丰富的藏书为他读书求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激励他奋发上进来到故居正门,一座由砖雕装饰而成的门楼闪现在眼前,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砖雕上面是二龙戏珠、百鸟朝凤,下面是鱼跃龙门,左侧为鹿龟增寿,右侧为松鹤延年,周围还有蝙蝠、寿字、祥云、牡丹等吉祥图案,正中是镏金的“内史第”三个大字。
正门右侧悬挂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黄炎培故居”和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两块标志牌,说明这里不仅是黄炎培故居,还是宋氏家族生活过的地方内史第是一座三进两院两厢式砖木结构的江南民居第一进是临街的二层楼房,比较狭窄,现为入口服务和办公区。
第二进为一层的正厅和东西厢房,院落正中是石磨流水景观,寓意着“生生不息”,磨盘上“外圆内方”四个字正是黄炎培的为人原则,正厅上方为黄炎培题字的“立本堂”匾,下方为国画大师吴昌硕的牡丹图,画的两旁是黄炎培书法对联“天地有正气,园林无俗情”,立柱上一副对联“立本立言叱咤风云斗士,求真求是方圆规范人生”是对黄炎培一生的写照。
立本堂的左侧为“开群女学”教室复原场景,1903年,黄炎培与堂兄黄洪培共同创办了以堂嫂陆开群名字命名的女子学校,在浦东开了面向社会招收女生的风气之先,坐在教室的课桌前,望向讲台和黑板,仿佛能听到当年琅琅的读书声。
(二)从开群女学绕出来就到了第三进的内宅,这里的正厅和东西厢房都是二层建筑一进院就看到了正厅门口高悬着陈云题写的“黄炎培故居”牌匾,两侧立柱上是黄炎培的自勉联“大量容人小心处事,正身率物屈己为群”正厅门前是黄炎培的半身青铜像,老人精神矍铄、炯炯有神、目光如炬、凝视远方,底座上刻有赵朴初题的“黄炎培先生”5个金字,雕像两旁摆有象征高尚、坚韧的南洋杉。
正厅一楼还原了毛泽东与黄炎培“窑洞对”的场景1945年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向毛泽东提出了中共能不能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是我们党解决历史周期率问题的第一个答案黄炎培故居不但展示了当年毛泽东会见黄炎培的历史照片、文献文物,还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影视作品、纪录片,布置了陕北风格的窑洞以及窗户、剪纸、玉米、辣椒等,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式体验当时的历史情景。
窑洞前立柱上的对联“一席窑中宏议若半部论语,八十年间勋业如满月清辉”赞扬了黄炎培提出“历史周期率”的贡献,这凝聚了他几十年的观察和思考,是体现他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责任心的历史之问(三)一楼东厢房的一间是复制了解放后黄炎培在北京安儿胡同1号院住所的工作室,一间是黄炎培父母的房间。
第三进的其他建筑部分,从一楼西厢房到整个二楼都是黄炎培以及在内史第生活过的历史名人生平展作为展览主体的黄炎培生平展按时间顺序分为民主斗士、革命先行,办学开启民智,倡导职业教育,办图书馆、办媒体、修方志,投身抗日救国运动,推动民主统一战线,参与建国大业、竭力政府工作七个部分,以大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黄炎培的题字、著作、照片以及生前用过的实物等文献、文物等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科举出身的传统士人如何成长为杰出爱国民主人士的不平凡历程。
从内容丰富的展陈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兴办实业、造福乡梓,还是投身抗战洪流、推动民主斗争,黄炎培都做到了如自己所说的“一分精神全为国,一寸光阴全为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对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开创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1903年起,黄炎培先后创办或主持了川沙小学、开群女学、广明小学和浦东中学等学校,后经在国内外多次考察,看到“今青年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比比皆是”,发现学校与社会脱节正是造成这种弊病的根源,认为“教育不与职业相沟通,百业之不进步”。
1917年,黄炎培联合蔡元培、张謇等在上海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他创立中华职业学校,并亲订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办学方针和“敬业乐群”校训后来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标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1943年,黄炎培在中华职业学校25周年纪念日写给师生的公开信中指出:唯一的信仰,就是爱国,报国吾们想以生产报效国家,想以科学开发生产,想以人才运用科学顾名思义,一切一切靠的是中华,一切一切为的是中华走到故居尽头,参访已近尾声,但给我带来的思索却久久萦绕不去。
当我依依不舍离开时,还在不停回味着刚才看到的黄炎培给儿子题的两幅字,分别是:“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这既是黄炎培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风格的写照,还饱含着他对后人的美好期冀和殷切嘱托,对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