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民间办报之风大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开启民智,宣传新知的作用,但由于办报门槛太低,也不免泥沙俱下,有些不良报人,专以敛财为目的,其间龌龊一言难尽报纸敛财的手段之一:拉赞助清朝末年,上海有一家报馆,每当听说有新的督抚州县官员到沪上任,就会千方百计托人联系,设接风宴款待新任官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报馆负责人就会备述报馆开支有多么困难,日常报务如何拮据席后,往往会赠送报纸的“干股”若干有道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官员既吃又拿,又顾及到自己的面子,于是不能不稍稍敷衍一下,拿出些钱来“支持新闻业”,多的可达数千大洋,少的也不免几百大洋。
敛财手段之二:敲竹杠报馆专有负责访事报告的人员,某处出了一件丑事,报馆即会在第一时间得知,报馆就会给当事人寄一封信,并托人带话:“我们收到了一封稿件,涉及到您,但考虑到您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欲见报,但您得拿一笔钱,以封投稿者之口。
”当事人明知这是报社在敲竹杠,但出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只能破财免灾,而“封口费”的多少,就要视丑事的大小、当事人家资的厚薄而定了如果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什么可以做文章的事,那么就是编也要编出点事来,邓友梅先生的小说《那五》中就曾经写到过,那五在《紫罗兰画报》当记者,“干了两个月,结识了几个同行,才知道这里大有门道。
牛角坑有空房,丰泽园卖时新菜,就可以编一篇“牛角坑空房闹鬼”的新闻,“丰泽园菜中有蛆”的来信,拿去请牛角坑的房东和丰泽园掌柜过目说是这稿子投来几天了,我们压下没有登都是朋友,不能不先送个信儿,看看官了好还是私了好!买卖人怕惹事,房东怕房子没人敢租,都会花钱把稿子买下来。
”敛财手段之三:假招聘某报大登招聘编辑的广告:本报现招聘编辑若干名,名额有限,待遇优厚,最终应聘成绩居前两名可由报馆出资赴日本大学新闻专业学习,每人收报名费三元广告一出,大批无业文人及新毕业的少年学子趋之若鹜,两月之间,报名者近八千人。
招聘考试开始,报馆经邮局给报名者寄发试卷一份,做完邮回最终录取名单在报上公布,第一、二名有可能是子虚生、乌有先生,也有可能是报馆老板的亲戚子侄,报馆在众人的报名费中支取三四百元,送两人漂洋过海赴日留学,第三名以下则录为候补编辑,试用期内不开工资,试用期过则以能力与成绩不符为由予以辞退,最终报馆老板坐得二万余元报名费。
敛财手段之四:订报有奖不良报人先注册一个空壳报馆,然后花钱买通一些正式报馆的内部人员,拿到订户信息,随即通过邮局寄发征订函函中往往会大肆吹嘘,新办报纸如何独一无二、不可不订,同时又诱之以利,文字上的套路大概如下:。
本报成立之初,恰逢浙江省大华牌绸缎问世之日,本报馆特向绸缎厂预定了三千匹以回馈订户诸君另外,南洋某华侨资助我馆柯达克怀中照相机七百架、橡胶西式雨衣二百件,名牌化妆品二千三百余套凡在本年十二月底前汇款预订本报一年者(每年大洋十二元含邮费),优先赠送大华绸缎一丈四尺(颜色花样可以指定),照相机一架(含定影药水及胶片全套),男西式橡胶雨衣一件,化妆品六套(香水香皂均为欧洲所产),不想要照相机的可以换十八开最新式克罗克金丝眼镜一付(颜色随意),雨衣可换大华绸缎六尺(足够做一件女士旗袍)。
若有不愿要赠品的,另有介绍留学欧美之机会,但前提是需预订本报十年,本年底先付足五年报费计六十元的,本馆当用赠品费送该订报人子弟或本人出洋留学,进入欧美新闻学校学习,以为国内新闻界培植人才上述学校为本馆合作机构,一年半即可毕业回国,学员来沪及出洋路费均由本馆完全赠送……如此优厚的条件,自然有人上钩,待汇款收齐,则不良报人来个“卷包烩”,黄鹤一去不复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