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水平
走南闯北的乡亲,外出,归家,迎客,送客,都有可亲可喜的风俗。
“上马饺子”,说是饺子的样子像古时的银锞和元宝,希望出门人赚得盆满钵溢。
多少年来,与世界在此建立起联系的口福,总会想起故乡、庄稼地、麦子、妈妈。我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一个地方与故乡发生联系,是因为那里有面吃。
有了面,离乡的漂泊就好像有了根,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呼吸生长,去开辟自己一片天空。
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起源于张仲景时代的“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饺子一开始主要是药用价值,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治好了冻耳,也抵御了伤寒。
“好吃不过饺子”。
从前吃饺子吃时有许多俗规。
第一个饺子供火神,故意跌落在火台上,让它烤焦,扔进炉膛,日子要旺了。第一碗饺子要先供奉先祖,然后才是供诸神。河北民间有“神三鬼四”之说。
给诸神上供3碗,每碗3个;给列祖列宗上供4碗,每碗盛4个饺子。有的地方,饺子端到供桌上,家里老人还要虔诚地念上一段祷告式的顺口溜:
一个扁食两头尖,
下到锅里成万千。
金勺舀,银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见了心喜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
还记得月亮升得越来越高的除夕夜,守岁包饺子,一家人围坐在炕上,月明在枣树的枝头,树影像钟表的时针,听得岁走远的声音,时辰一到,开门放炮。响把大人的喉结解开了,把去年的不愉快带走了。
家人远归或者有客登门,接风的饭必定是面条,俗称“下马面”。
传说面条像绳索,绊住来客的马腿,要他多住几天,表示亲热。
要是饭食安排错了,便有些难堪。“下马”吃饺子,表示主人有逐客之意,而“上马”吃了面条,绊着了马腿,预示旅行将不顺利。
出门人先要择吉日,吉日不难排,农历逢三、六、九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后来才知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育人们的话,正确的解释是:七不出门,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情,如果你没有办好的话是不能出门。这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因为以前女人是不能出门的或者是很少出门的。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当家的,如果你要出门的话首先要安排好家里的基本生活,把一家大小吃食问题先解决了,这样你才可以出门,出了门才能放心。
八不回家,是说你出门在外有八件事必须做好,做不好是不能回家的,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件事是古代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违法了任何一条都对不起祖宗,无颜面对家人的。
谚语说:“三六九,朝外走”。择了日子归家,无论你是闯关东,下南洋,还是少小离家白发归来,一顿“下马面”,足令归家人老泪横流。
我妈说,吃了由面粉揉精道的面,人才能长结实,才能长出硬面一样的肌筋,才敢向着离家很远的地方走。
人总是要离开故乡,人可以改变容貌,可以忘记从前,但永远改变不了肠胃中的故乡。
土地用它的出产养育着它上面的人,如果说吃是健康的肯定,那么,有面吃该是一生最好的渴念了。
日头用一只巨大的葫芦瓢,把黄黄的浓稠的阳光泼在人世间的每一寸土地上,那上面生长五谷杂粮,所有的生长就只能是为了吃,吃就是一种世俗呀,张家大爷海碗里的面拌了葱花的香气,那香气是什么呀,是心平气和翻闹出你对于旧时光阴的依恋。
怀念童年,最让我动心的怕是香透窗棂的那一碗面吧!
我曾见过一村人围着一口大锅吃面,吃得热火朝天,一口大锅增加了人们的凝聚力。煮在锅里的面滚熟了,一双很长的铁筷子,等面期间悲喜剧的发生,只要举起胳膊挑出面,伸过来的一大片碗,山也朗润了,风也柔和了,花儿也开欢了,小鸟也出巢了。
娃儿们在大人的腿缝间穿行,他们喊叫着:吃面啦,吃面啦,吃面啦。
大人喊:快,面来啦!